构建AI量子体,助力省域口腔健康均衡发展
今年,医疗机构AI智能体频频发布亮相,成为推进AI新质生产力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以期实现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可及性持续提升。
浙大口腔医院聚焦临床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口腔疾病的早期精准识别与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实施等效率问题,以及复杂口腔手术规划与风险评估能力、多模态口腔医疗数据的分析与知识挖掘等瓶颈问题,提出量子智能体方案。即依托口腔AI量子体,整合多模态数据,深度融合患者需求-医生决策-数据流动三要素,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管理全周期,通过量子计算架构的高性能特性,既能够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升级,还能在医疗质量、效率和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浙大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浙大口腔医学院院长陈谦明分析,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一位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福祉。基于省域口腔医生梯队培养不均衡、相关数字化设备尚未广泛服务临床、智能辅助工具协同差等现实原因,希望通过推出基于全域数据贯通、云端智能中台及三级网络,通过AI量子体实现从诊断、治疗、保持到健康维护的普惠型全周期智慧正畸完整服务闭环,实现全省均质医疗。
早在2022年11月,浙大口腔联合浙江省卫生口腔指导中心、浙江省口腔质控中心、武义县在武义当地开展“从齿无忧”数字化改革项目——社区人群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云管理项目,以武义为先行试点,省、县联动打造区域性数字化口腔医学临床研究联合体,全面提升基层口腔健康水平,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浙里改”基层文章。
随着大模型能力向 AI 智能体应用的转变,基于省域口腔健康发展的AI量子体逐渐进入研究领域。该智能体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和量子并行性等独特特性,构建出全新一代的 AI量子体。这些智能体能够执行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任务,从而处理复杂的医疗数据,实现经典计算无法达到的计算效率和问题求解能力。
AI量子体研发负责人浙大口腔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赴东结合临床需求,详细阐释了量子智能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前景。他表示,口腔正畸领域的精准化与智慧化一直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点方向,患者及其家属对个性化的口腔正畸美学与功能效果有着强烈需求。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突破传统地域限制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通过量子计算模拟,研究人员能够深入探究正畸相关细胞和分子层面上机械信号传播的机制,从而发现创新性治疗策略。这一技术路径不仅有助于实现基础研究的突破,还将推动智能正畸技术的全面升级,最终形成高度个性化且患者满意度高的智慧诊疗方案,同时促进全省正畸资源共富。
这意味着大量正畸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正畸群体,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精准采集个人数据,依托AI量子体实现省域的正畸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服务同质化。更深层次的,AI量子体还将广泛应用到口腔健康管理与维护中,以口腔健康管理与维护为实践场景,检验“量子——经典混合医疗智能体”理论及技术,让面向患者的AI量子体如同一位贴心的口腔健康管理助理,为城乡家庭提供从孕前、新生儿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指导,更多地融入人性化“细节”,多元化改善群众口腔健康水平与防治体验。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