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恢复日常医疗服务 口腔科部分项目仍暂停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3月21日零点开始,北京的新发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全部由市级定点医院收治。各区级定点医疗机构暂停新冠肺炎病例收治任务,经过严格的终末消毒和专家评估之后,从昨天(23日)开始全面恢复日常医疗服务,但风险较大的口腔科等部分项目还没有开放。医院负责人表示,将在达到防控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各个诊疗项目。
患者排队取药(央广记者 白杰戈 摄)
北京东城区的普仁医院,进入门诊大厅需要戴口罩并测量体温,挂号和取药窗口前的地面上贴了横线,引导患者相隔一米排队,座椅上也有“隔位就坐”的提示。在眼科病房,需要医生和患者近距离面对面的裂隙灯上,加装了透明的塑料片作为阻隔。医护人员介绍,上个月有就诊的患者穿雨衣作为防护,昨天有患者戴护目镜和手套,也有患者家属表示,疫情缓解,戴口罩已经足够。
患者家属:都是提前网上预约,然后挂号也挺方便的,挂完了就过来看了。
记者:是不是自身的防护要比平时更小心一些?
患者家属:会的,也跟现在差不多,平时去医院也会戴口罩。
普仁医院是东城区的三所新冠肺炎区级定点医院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实际收治过确诊患者的医院,从1月30日到3月15日,共有16名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在医院单独小楼内的隔离病房接受救治,其中15人是有症状的确诊患者。此外,受到社会关注的从武汉女子监狱返回北京的患者黄女士,也是在普仁医院确诊后转往市级定点医院。
工作人员协助患者现场预约挂号(央广记者 白杰戈 摄)
普仁医院院长曾文军介绍,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传染风险比较大的项目停止接诊,包括口腔科的常规诊疗、支气管镜和胃肠镜检查、外科择期手术、普通体检等,但所有科室都保留急诊。2月下旬开始,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预约挂号,严格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避免集中就诊的风险。曾文军说:“避免短时大流量的聚集,减少了患者在等待就医过程中的焦虑,方便医生能够比较从容地面对患者,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曾文军表示,如果老年患者不熟悉手机预约,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亲友协助或者医院现场预约,目前预约量已经明显提升。她说:“一开始一天才约一百多个号,现在每天约五六百个号,增加了很多,有一些老年患者是特别与时俱进的,我们也安排了专班给不会用手机预约的老人打电话,帮助他们在电话里解决预约的问题。”
但在疫情之下,医院每天的门诊量最低降到平时的一成,现在逐步恢复到平时的20%-30%,正值春季花粉过敏的高峰期,耳鼻喉科的患者仍然比往年少,主任医师曹春婷介绍:“还是有一些人会有顾忌,不来医院,但是我们基本上只要预约的,接诊都没有问题。”
患者柏女士向口腔科黄大夫咨询(央广记者 白杰戈 摄)
在口腔科,往常坐满患者的候诊大厅空无一人。患者柏女士到治疗室向值班医生咨询。
柏女士:原来补过的牙可能又坏了,漏神经了,又开始有点疼了。
医生:这种可能要做根管治疗,就比较麻烦……
柏女士介绍,她上个月就想来治疗。她说:“可能是二月初,那时候正好说要接收病人,就挺紧张的,我就赶紧走了,再也没敢来。只能在家忍着,一疼了就吃点药,能挺过去就挺过去了。”
得到恢复日常医疗服务的消息后,她到多家口腔医院或者口腔科咨询,但因为根管治疗等项目容易产生气溶胶,风险较大,都还没有恢复。医生建议她先口服消炎药控制病情。
医生:您等一下通知,给您留个电话,您再打电话问,好吧?
柏女士:好嘞,谢谢!
口腔科候诊区空无一人(央广记者 白杰戈 摄)
疫情发生以来,普仁医院口腔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提升,原本的医用外科口罩升级到医用N95口罩,面罩下加戴护目镜,并穿上隔离服。曾文军介绍,医院在1月中旬未雨绸缪准备了口罩等物资,但也一度担心防护服不够用。曾文军说:“病房一开,市里和卫健委就都整体给我们调配了,我们防护物资基本上是充足的,但是医务人员也是挺让人感动的,他们6个小时一个班,尽可能地在进病房之前一两个小时就不吃不喝,为的是能少出来一次,节省一套防护服。”
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个半月里,普仁医院没有发生院内感染。承担救治任务的前两批医护人员在结束14天隔离观察之后,已经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曾文军表示,全面恢复日常医疗服务,但医护人员的防护还不能放松。她介绍,此前因为患者免疫力较低而暂停新收病人的肿瘤科等科室也已经开始恢复,未来还将在达到防控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医院的各个诊疗项目。
(文章来源:央广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