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丨医疗服务的黄金赛道——口腔医疗
口腔专科行业的发展趋势
1、口腔市场2018~2030年CAGR13%,人次贡献优于消费增速。
2017年880亿的市场规模,2018年1000亿规模,预计2030年4500亿规模。2018~2030年CAGR13%。其中:正畸儿科保持较快增长,种植市场潜力巨大。
2018年我国口腔医疗行业规模约1000亿元,过去十年翻了5倍,GAGR18%,就诊量超3亿,2020年预计行业规模将达到1419亿元,其中正畸占比25%,种植占比32%,儿科占比18%,综合市场占比25%。
2、行业增长驱动因素:老龄化、消费升级、就诊率提升助推行业快速增长。
1)老龄化和二胎放开带来的牙科服务供不应求;
2)消费水平提高及牙科护理意识增强;
3)促进牙科服务的有利政策及多元化的牙科服务。
3、行业趋势:资源下沉、民营快速崛起。
口腔医疗资源按逐步渗透至二三线城市、市场规模加速。近年来,二三线城市的年均可支配收入亦出现更快的增长,支撑其牙科服务方面消费支出的增长。预期将会有更多的牙科服务资源转移到二三线城市,通策医疗的蒲公英计划正在积极推进这一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通策医疗年报
民营/私人口腔医院市占率快速提升,为连锁最优模式——资本助力服务质量,强者恒强。
牙科服务提供商主要分为四类,即综合医院牙科部、公立牙科医院、私营牙科医院及私人牙科诊所。
相较于综合医院牙科部及公立牙科医院,私营牙科医院通常提供更好的医院环境、更先进的设备、较少出现患者拥挤、更专业及灵活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及更多样化的牙科保健计划。
相较于私人牙科诊所,私营牙科医院通常汇集大量的牙科专家,并提供全面的人才晋升方案。此外,私营牙科医院更容易获得当地医局的批准,成为与基本医疗保险挂钩的定点医院,获得较其他私营牙科服务提供商更高的认可度及偏好。
口腔专科的行业特点
1、行业特征
集中度低、地域性强、连锁化快、医生流动高、政策支持力度大(资本热度高),民营口腔专科医院获医及获客能力最强。
杭州的杭口(通策),四川的华西口腔,北京的北大口腔,上海的九院等。绝大部分都采用进口设备与耗材,主要是以欧美日韩为主,连锁化上游议价能力强,成本优势。
2、国外口腔模式借鉴:促进连锁化扩张,为绑定医生核心资源提供可参考模式。
DSO(事业合伙人):国内美维口腔运用DSO模式进行连锁化扩张。
医生集团:将医生与医院的利益绑定在一起,留住优秀医生团队,降低医院获客成本,国内可参考通策医疗的“蒲公英计划”。
Bupa模式(收购向保险+牙科模式延伸):拜博口腔战略性引入泰康人寿作为控股股东,优化资本结构,发挥保险与医疗的协同作用。
3、我国目前口腔连锁机构。
龙头企业站稳脚跟,资金、品牌、医生、技术资源把控性强,市场连锁口腔专科医院有望像眼科专科医院趋势靠近。市场将有望产生一家类似爱尔眼科的专科口腔连锁企业。
口腔连锁龙头:通策医疗
1、市场地位
2017年国内口腔服务市场规模880亿,浙江占比约4%,2019年浙江口腔服务市场41亿,那么通策医疗在浙江的市占率为38%,是绝对龙头。依托“杭州口腔医院”品牌,自带患者流量,无需大规模销售投入。
2、先进的管理模式——横向团队模式,纵向总分院模式,系统提升省内医院运营水平。
横向团队模式医院内部推行团队模式,团队模式打破以往按科室划分诊疗行为的方法,即通过组成包括牙科各亚专科专家团队(正畸、修复、颌面外科等专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治疗方案,提高牙医单产和人效的提升。
目前杭州城西医院人效明显高于其他院区,团队模式在通策其他医院的复制有望进一步提升牙椅单产及人员效率。纵向总分院模式随着公司蒲公英计划在浙江省内的推行,总院专家团队将为新开设分院提供学术帮助及手术支持,提高分院行医能力。
3、高速的发展扩张
目前“总院+分院”约20来家,不包含蒲公英分院,17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收获期。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5年复合增长率31%以上。
“蒲公英计划”目标5年100家,给医生充分施展平台,最大程度保持团队稳定。
省外打开天花板,打破地域发展限制,积极发展全国市场。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品牌,基金体外培育模式,定向投资省外6家存济口腔医院(三级),降低省外布局难度,已初显成效;
参考爱尔眼科的发展路径,通策医疗作为口腔连锁的龙头,有望冲击千亿市值的规模。
(文章来源:投资之前,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