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亿颗牙仅有16.7万口腔医生,建立全民针对龋齿和口腔癌的人工智能免费应答平台
(健康时报记者 郝倩玉 实习记者 邱越)“我们有14亿人口,每个人一般都有28颗牙,部分人有30到32颗牙齿,如果这么多牙加起来,就有392亿颗牙。而根据《2017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口腔执业医师仅有16.7万人”,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张海钟在8月30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医疗人工智能主题论坛”上指出,“我国三甲医院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这更突显出牙科医生的明显不足,所以搭建针对民众牙齿健康的人工智能平台迫在眉睫”。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海钟教授在给战士口腔体检。张海超供图。
张海钟介绍,建立全民龋齿和口腔癌的人工智能免费应答平台的目的,就在于尽早发现人们的牙齿问题及口腔癌前病变,早介入、早治疗。控制口腔疾病,预防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患者等到问题很严重了才来医院就诊,有些口腔黏膜病甚至已经发展成口腔癌。这样的治疗通常成本巨大,不仅花费高昂,有时还面临着口腔组织甚至颌骨大部分切除,导致患者面部畸形,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生存率。
张海钟提醒,特别是抽烟的人,如果已经有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更容易发展成口腔癌。有口腔溃疡的时候不要抽烟。
张海钟告诉记者,牙齿在早期刚开始有蛀牙是没有没有任何感觉的,如果不早进行治疗,蛀牙就会持续恶化,导致牙齿中间出现一个大洞,牙齿就变成了一个残冠,残冠的边缘是非常锐利的,经常会刮破舌黏膜或颊黏膜,在长期反复的刮破过程中就容易导致口腔癌。
“牙齿到后期就完全坏死了,牙冠变得非常脆弱,这时候要做根管治疗,并做一个烤瓷或金属牙冠将牙齿保护起来。”张海钟说,彻底的根管治疗至少需要患者到医院三次,加上牙冠的费用花费可能要超过5000块钱。而如果能在最初就立即治疗,可能花100元10分钟就治好了。大多蛀牙在初期并没有痛感,而当蛀牙发展影响到牙神经后,才会有明显的痛感,其实这时候再去治疗已经有些晚了。而很多人这时还不重视,想吃点止痛药熬过去,但其实细菌已经进入了牙髓腔,会造成牙根发炎,牙齿就会松动,牙齿就已经彻底坏死了,再要治疗就很困难了。
全民针对龋齿和口腔癌的人工智能免费应答平台依托于一个可与手机连接的自助式内窥镜,无论在哪里,随时上传照片,结合患者上传的简单病情描述,可获得人工智能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警,这样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的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口腔”被列为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三个专项行动之一,提出要加强口腔卫生。到2030年,要将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搭建全民针对龋齿和口腔癌的人工智能免费应答平台的意义就在于实现这目标。”张海钟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包括贫困边远地区的孩子,都能通过该人工智能平台得到免费的远程会诊。“比如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对孩子的牙齿状况进行实时的追踪,给孩子做好窝沟封闭,并长期追踪孩子窝沟封闭材料是否有脱落,及时补做窝沟封闭,这样孩子即便在晚上吃糖也不会产生蛀牙。这样等孩子到20岁的时候,我们希望保证他一个蛀牙都没有,而且终生保护预警。但同时也提倡孩子每天要刷两次牙,必要时要做牙齿清洗”。
张海钟说,“也有一些口腔溃疡大约14天它自动就愈合了,例如阿佛他溃疡,患者可以将口腔溃疡图像发到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平台也立刻告诉患者不用担心,避免没有必要的就医,节约了排队挂号、请假、就诊等时间成本”。同时,全民针对龋齿和口腔癌的人工智能免费应答平台为口腔疾病的研究提供数据。“如果我们有10万人参加,那么就有280万颗牙齿,大约是1400万张龋齿的照片,这些一级的数据对研究国民龋齿发病发展意义重大”。 张海钟说。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